鋼鐵業低迷不振 鋼材老板憂心忡忡
就像這連日的陰雨天氣一樣,曾經風光無限、一度賺得盆滿缽滿的鋼材老板們如今也眉頭緊鎖,愁云密布。持續低迷了大半年的鋼材價格,使得他們的利潤大幅擠壓,幾乎無利可圖。
如果在往年,五六月正是鋼材銷售的旺季,可今年卻受價格低落和陰雨持續的影響,生意頗為慘淡。原來只做工程和企業訂單的老板,不得已做起了零售??杉幢氵@樣,還是有一些在這行扎根10多年的老店出于無奈,考慮另謀生路。
以前每噸純利100多元,現在毛利50元
6月4日下午,中雨,深圳金屬材料大市場地面上坑坑洼洼,阻擋了不少人的腳步。得知記者的來意后,鋼材老板們嘆息聲一片。今非昔比,現在的生意遠不如從前。
市場內某門店銷售助理陳女士透露,店里的鋼材業務已大大壓縮,現在正準備轉行從事房地產開發。這家店開了12年之久,擁有一批穩定的客戶。在2004年到2006年,他們還曾賺了不少錢。
普通人眼中富得流油的鋼材老板,財富正在縮水。陳女士說:“現在每個月零售大約100多噸,工程批量為1000~2000噸,而在2004年、2005年時,每個月工程批量都在4000~5000噸。”銷量下降,可更讓老板揪心的是,利潤也在降。“以前的利潤有100多元/噸,還是純利潤。現在店里的螺紋鋼價格為4000元/噸,每噸毛利潤為50元,純利潤還不到1‰。”陳女士說,“鋼材行業需要囤貨,而價格卻是每天在變化,如果高價進貨之后價格下降,那就得賠本。”
生意好有十幾個業務員,如今一個不剩
利潤下滑,原本那種“工資加提成”的薪酬模式,成了純工資模式,業務員于是慢慢流失、轉行。陳女士說:“生意最好的時候,我們這有十幾個業務員,現在一個都沒有,全走了。”因為打算從鋼材行業慢慢撤出來,店里也就沒有再招業務員了。
在(深圳)金屬材料物流大市場(以下簡稱“中南大市場”),記者發現不少店子的店門緊閉。旁邊開門營業的老板稱,那是因為很多業務員都在外面跑業務。
和深圳金屬材料大市場相比,中南大市場主要以做工程、項目、企業的訂單為主,而非零售。可是,在現在的行情下,以前那些不做零售的老板,也開始選擇信得過的消費者做零售了。
經營鋼材的同時,老板開了家設計公司
中鋼協5月24日發布月度分析報告稱,盡管二季度是模具鋼材消費旺季,但由于主要用鋼行業增速繼續回落,鋼材需求增長緩慢,市場供需矛盾加劇,鋼材價格將呈低位波動運行走勢。
用中南大市場某門店總經理吳建平(化名)的話說,“如果形勢一直這樣持續,很多老板怕是挺不下去了”。陳女士也說:“尤其是一些新開的門店,客戶群還不穩定,更容易關門。”
事實上,已有不少鋼材老板關閉店鋪或者轉行。現在鋼材行業步履維艱,有的老板便同時經營起其他行當。吳建平告訴記者,除了現在這個鋼材店,他還創辦了一家設計策劃公司和一家文化傳媒公司。
陰雨天氣,也是銷售不景氣的誘因
中南大市場內一家老牌門店的市場部經理李先生介紹:“今年多陰雨天氣,導致不少工程工期因此受阻,這也對銷售產生了一定的影響。”
在吳建平看來,房地產行業的低迷的確對鋼材的銷售帶來致命的打擊。“由于收款不及時,我們基本不做房地產行業的單了?,F在接觸企業和項目比較多,比如廠礦企業,以及電廠和冶煉廠等。”他說。去年年底,吳建平給一位私人房地產老板供應了價值18萬元的鋼材,后來因為房地產老板跑路,這18萬元也就打了水漂。
□ 計算
建安成本相對降低
鋼材市場不景氣,鋼材老板的日子難過,但是對于房地產開發商來說,樓盤的建安成本倒是相對降低了。
株洲宏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飛介紹,蓋樓時每平米的鋼筋用量大約是85公斤。記者參照這個標準,大致算了一筆賬。
根據中國建材在線的數據顯示,2012年5月11日萍鋼材報價4560元/噸,6月1日的報價為4260元/噸。按照5月11日價格,每平方米建筑所用鋼筋價格為4560/1000×85=387.6(元);而按照6月1日價格,每平方米建筑所用鋼筋價格為4260/1000×85=362.1(元),兩者相差25.5元。如果建筑面積達到1萬平方米,這一部分的建設成本將節省25.5萬元。
□ 預測
價格或跌回兩年前水平
據新華社電 生意社鐵礦石分析師陳凱日前分析認為,如果以鐵礦石為參照推算,鋼鐵價格繼續下行是鋼鐵行業的必然回歸,只有回歸到合理水平才能令鋼鐵行業健康發展。就目前來看,鋼鐵價格至少將回到兩年前的水平。
最近一周,鐵礦石、螺紋鋼、熱軋卷、中厚板等價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揚。中國大宗商品研究中心主任劉心田認為,回暖之勢是刺激政策等消息面的一個短期效應,從中長期來看,鋼鐵行業仍然會步入下行階段,5月份價格的下跌只是整體下行趨勢的一個前奏。
國內鋼鐵行業自去年10月份便進入嚴冬,由于供需方面的雙重壓力,鋼鐵行業至今一直處在虧損的邊緣。雖然在5月末,由于國內鋼價受發改委審批項目速度加快、銀行月末突擊放貸等政策層面消息帶動止跌企穩,但目前的政策面利好較少,最根本的是國內市場整體需求依然低迷,在供求失衡的國內鋼市,所謂的“利好”因素很容易被消解掉。
|